缘文化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8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桃李两芬芳,阴晴各不同》----苗夫作品阅读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2 15:1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香雪婉儿 于 2016-2-12 15:26 编辑


  《桃李两争艳 阴晴各不同》----苗夫先生组诗《梦回唐朝》阅读欣赏
                                       文/香雪婉儿


       “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宋朝诗人陆游在沈园与自己的心上人唐琬久别重逢后,触景伤情。一挥而就的千古绝唱。表达的是物是人非,与心爱的人咫尺之间却早已殊同陌路。相爱不能相守的无奈和愤懑。这首《梦回唐朝》是诗人苗夫送给在网络中初相识的女诗人香雪婉儿的赠诗。而题记恰是陆游送给唐琬的诗句。婉儿与唐琬音意相近,作者巧妙以此引之,从结构上讲,打开了“梦回唐朝”这一主题的思维通道。也增添了此番唐朝一梦的故事性和思想性。增加了诗写层面的宽度与向度,使整组诗在未开始之前,就埋下伏笔。引人入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诗人笔下,暗示了网络似宫墙,阻隔多少人间事两两相望。只能独赏满城春色,隔墙望柳。真真的醉一回,也是极好的。

           整组诗共分四个部分,明暗两条主线交辉成趣。错落更迭,反复吟咏。以美妙轻盈的笔触,缜密细致的思维,清晰有序的脉络,清雅俊秀的修辞完成了唯美婉转,曲调悠扬,情深款款的红尘情歌。实乃诗中尚品,曲中神韵。虽无声而悦耳,虽静寂而传神。须臾之间,便可略见其学士风骨,胸怀锦绣。与一众前朝女子融入先生诗中,哪怕后世只留婉字余音不腐,这相也三生有幸!

         诗歌的第一部分,是回应婉儿的赠诗《我在唐朝等你》中的诗句”她心念动了/把红颜捻作红颜“,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先生心中假想的婉约女子清纯的模样。她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婉儿,也可以是先生心中一个虚拟的红颜。“纸焾燃起/一回眸/就点亮了整个唐朝”诗人引领着读者走入现场,看一个禅佛一样虔诚空灵的女子,焚香寻梦,魂游宋唐。把爱和身世都虚化得简单而无需解释。梦一样的光华游走之后,宋朝是必经之地。

        第二部分,是个想象的部分。这时的诗人还在“纸焾”燃起后的虚景中飘忽。心灵的摇摆带来的后果是眼神的迷濛。一个不肯清晰的形象连诗人自己也不敢确定她是唐琬还是唐婉还是来到唐朝的婉儿。你无论怎样揣度,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而从诗歌本体的写作意图解释,第二部分的空间性更加释放和自我,点到为止的轻灵写意在廖廖几笔的简单勾画之后立杆见影。思维的宽度成就了诗歌的高度,意象的选取谨慎而浑然天成,恰到好处的点染润饰承上启下,为进一步的诗心释放留足了空间,妥贴而自然。“血蝠”的出现,正是诗歌从朦胧走向清晰的路标,自古红颜与血色,美人与江山就情恨难收,恩怨纠缠。在一场唐朝梦里,也是不能回避的杀伐。

     唐后主李煜的诗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不知零乱了多少离人。而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故事,更是爱情故事里的古今传奇,让人叹为观止。做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大唐宠妃,她的故事不只是“一骑红尘妃子笑”也不只是华清池上几多愁。她的倾城之貌,国色天香自然绝世而艳。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最后在马嵬坡香消玉殒“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朝衣袂飘忽成马嵬坡的贵妃冢,那些雨滴,是先生落下的泪么?梦回唐朝,马嵬坡的风铃能摇想隔世的爱情吗?君王带笑的容颜,能给美人一个不死的江山吗?这一部分,是诗歌的高潮部分。也是梦回唐朝这一主题的精髓。诗人借助马嵬坡的经典爱情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神往和期盼,而与诗友婉儿的对诗,只是一个表达自己个性思维的路径。茫茫人海,相识容易,相知不易,且行且珍惜。

      诗歌的最后一节,再次落笔在宋朝的沈园。回到唐琬与陆游的故事里,也许是唐朝的爱情太凄美,不忍直视。更也许是沈园的故事太动人,让人牵绊。而诗人的真实意图,则是把诗歌牵引到一个圆形的无止境循环的结构里,从眼前,到中途,到终点,再迂回。梦牵魂绕,九曲回肠。李唐的花树下,谢了春红,宋朝的梅花引,寒水空幽。“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唐朝一梦几时醒,蓦然回首间,情路两濛濛。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烟雨无端,唐宋无辜,白色的羽毛,是雪一样的花瓣,香雪里的婉儿,站成唐宋的影子,到底,也不过是一个虚词。

        唐朝文学家殷璠对文章的审美标准是“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这首《梦回唐朝》集文采如天成,引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用现代诗歌写作手法,引经据典,事半功倍。使作品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丰盈而饱满,感情充沛,结构严谨。词风优雅,诗意葱笼。古与今相互关照,情与景不谋而合。虚实相济,爱恨融合。给人一种愉快的阅读体验的同时,开阔 视野,陶洗灵魂。而作为诗歌中隐藏的主角,虽自知无福消受其飞扬的文采下带来的精神盛宴,惶惶之余,文以记之。“唯大丈夫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愿今人不负我,桃李两芬芳,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梦回唐朝》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引之

(一)
当她俯下身时

不动声色,
事实上已成了为一句虚词

一杯
即是一朵芙蓉.

纸捻燃起
一回眸,就点亮了整个唐朝。

()

该是铅华洗净了
妆台前,她穿戴上最后的雍容,把青涩装入
一只带灰的妆盒。

盖上盖时
吱------
一声尖叫
出自角落里的一只血蝠.......

()

马嵬坡下
一个风铃悬挂着

衣袂飘飘

像羽衣
像霓裳,更像一粒落不下来的雨滴。

()

沈园
大片李花,盛开

洁白的花瓣上,落下一枚白色的羽毛
它说
它要带走梦里的孤独。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2#
发表于 2016-2-12 20:28:43 | 只看该作者
厉害啊!错错错,莫莫莫,在此演绎的精美绝伦?
3#
发表于 2016-2-12 20:29:59 | 只看该作者
这首《梦回唐朝》是诗人苗夫送给在网络中初相识的女诗人香雪婉儿的赠诗。而题记恰是陆游送给唐琬的诗句。婉儿与唐琬音意相近,作者巧妙以此引之,从结构上讲,打开了“梦回唐朝”这一主题的思维通道。也增添了此番唐朝一梦的故事性和思想性。增加了诗写层面的宽度与向度,使整组诗在未开始之前,就埋下伏笔。引人入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诗人笔下,暗示了网络似宫墙,阻隔多少人间事两两相望。只能独赏满城春色,隔墙望柳。真真的醉一回,也是极好的。


嗯,真真的,是极好的!
4#
发表于 2016-2-12 20:31:33 | 只看该作者
唯大丈夫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

这样的句子,看到后才记得起。

5#
发表于 2016-2-12 20:32:37 | 只看该作者
高亮支持佳作!
6#
发表于 2016-2-12 21:27:14 | 只看该作者
拜读诗评,欣赏学习
7#
发表于 2016-2-12 22:54: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是真诗人似婉儿,写诗,评诗各具特色~~
8#
发表于 2016-2-13 10:39: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嗯,正式上班啦,看看婉儿~~
9#
发表于 2016-2-13 14:45:50 | 只看该作者
解析很用心,带着时代的印痕,穿越在宋词里,一瓣一瓣的唐朝在故事里远着,抑或近着,但总感觉这首诗歌厚度不够,解析稍有夸张成分或者个人感情的成分。当然,香主,小民只代表我个人,代表不了大众。感谢香主带来的妙文。献花,必须的,咋没花呢,表情里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2-13 16:06:59 | 只看该作者
[quote]野百合 发表于 2016-2-12 20:28
厉害啊!错错错,莫莫莫,在此演绎的精美绝伦?

谢谢百合,辛苦啦,下午好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安徽一线缘贸易有限公司 ( 皖ICP备2022016440号 )

GMT+8, 2024-6-16 02:51 , Processed in 0.0627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