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文化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珠拾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6-23 15:1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珠拾遗


  随着一声巨响,天桥的一块块水泥掺和着钢筋重重地砸在地上,方圆一公里以内早已被施工围挡圈了起来,道路临时封闭,所有过往行人和车辆都必须绕道而行。
  这就是当年合肥市很有名气,素有“合肥第一桥”之称的明珠广场天桥,在陪伴合肥市民度过14载风雨之后,此刻也已退出历史舞台。
  从2007年天桥建成通行,到2021年10月天桥拆除,这座桥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给人们留下了诸多回忆。每当清晨之际,上班的工作族往返于天桥的楼梯之间,绝大多数只是为了赶时间,却没有多少人在意从东方升起的那一缕明媚的阳光划过人们的脸庞;当夜幕降临,依旧是那波上班族拖着疲惫的身躯又一次在上下楼梯之间穿梭,南来北往,天寒酷暑,天桥依旧矗立在那里,只是多了些许岁月剥蚀的痕迹。
  那天看到新闻说天桥已经拆除,不由得让我想起十一年前第一次来合肥,当时在省消防总队参加培训学习,空闲之余有幸在天桥上做过几次短暂的逗留。
  2012年,明珠广场这一片已经是繁华的闹市区,周围有国际会展中心、徽园、海洋馆、欧风街、百乐门、莲花广场等众多景点,人流车流都很大,外加旁边的金寨路高架正在修建,所以交通看起来很是拥堵和凌乱。当时从省消防总队打车到明珠广场2公里的路程开车还需要二十分钟,但这却阻挡不了隐藏在天桥下的热闹。
  盛夏之际,当夜幕来临,城市的灯火闪亮登场之际,夏日的酷热此刻会被一瓶冰啤取代,在莲花广场连片的大牌档摊位里,成群结队的年轻人畅饮夏日的激情,啤酒、龙虾、烧烤是夜的主旋律。没有哪里再能找到像这儿适合汇聚几百人的场地,他们在这里品味城市的烟火气息,一吐往日工作的零零碎碎,要是喝嗨了,还会站起来清唱几句,一切看起来都应是城市活力的体现。
  曾经有几次夜晚来到天桥上,在匆匆行走的脚步声里,还能听见那一缕清喉低唱,一曲《荷塘月色》之后,曲风一变,轻快的Dj突然出现,瞬间绊住了路人前行的脚步,脚尖纷纷投向声音的发源地,歌唱的男艺人跟着曲子节奏开始跳起舞来,自我陶醉在流利的太空步中,更是引来无数路人驻足观赏,还有人掏出1元、5元……放在前面的吉他包里。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热闹,而我只是静静的站在桥边,任夏风吹拂,看着桥下走走停停的车辆和身边过往的行人,想着大城市的夜竟是透明的,在午夜寂静的时刻,合肥的的喧嚣和嘈杂都统统被一盏盏路灯收入眼眸;而在乡下,午夜的静是来自空气中那股清凉的朦胧感。
  转而东方露出鱼肚白时,城市的环卫工人又不知从哪个角落里纷纷冒了出来,在散去的夜市广场上认真的工作起来,没有人知道他们,只是默默无闻的在为这个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当人群再一次涌向天桥时,夜的狂欢此刻也不再叫嚣,只不过是在重复的期待下一场盛宴的到来,而经久不变的依旧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于是在一次次的人潮中,“拥堵”二字便成了我对合肥的第一印象。
  培训结束后离开合肥,带走的除了培训习得的知识以外,还有就是我对省会的几分偏见。再后来的几年我一直在江南小城里学习、工作,就没再去过合肥。中间也有数次朋友邀我去省城游玩,但是脑海里固有的偏见让我一直对合肥提不起兴趣,甚至有时和朋友闲聊提到合肥,我依旧会抱着自己固有的看法和他们说起当年第一次去合肥所见的种种境遇。
  来到2018年,因工作调动,那段时间在铜陵与合肥两地之间来回奔波,有一次和同事杨大哥开车路过明珠广场,那个标志性的摩天轮依旧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这地方我来过,明珠广场嘛。”当我脱口而出的那一刻,六年前在这里发生的过往又一下子闪现在脑海里。
  同事说,是的啊,这一带的发展现在依旧是繁华无限。现在金寨路高架通车了,从滨湖到瑶海,时间被距离缩短。而我所知道的,杨大哥也是从下面小县城来合肥定居的。不过庆幸的是,他来的早。聊天中他还说到,合肥的房价在2015年底到2016年初翻了一倍,而他是2015年之前在滨湖买的房子,这是幸事。而放到现如今,合肥的房价对正在打拼的年轻人很不友好。
  我说,这里的变化看起来对我而言很微小。因为有两类人是看不出变化的。一是对于常年在此生活和只知道赶路的人,他们的感知是习以为常甚至是接近麻木的,所以对这类人来说,肯定觉得没有啥变化;再者就是对它的第一印象不是太深,匆匆过客而已,就算再过十年来看,依旧觉察不出有啥大变化。而我就属于后者。对合肥的感知很弱,所以无法对它做出太多的评论。如同第一次来时,没有认清。
  2019年春节之后,公司正式在省会合肥设立运营中心,由此自己也一跃成了半个合肥人。刚来的时候,内心了还是有许多抵触的。只要一出门,就觉得道路很拥堵。甚至连车子都不想开,生怕堵在路上动弹不得。我也在尝试去改变自己对这个城市的认知,可是心里总觉得过不去这道坎。因为那个脑海里的“第一印象”依旧还在。原本想着可以有大把的时间让我对这个城市能够重新认知,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本的沉静,三年疫情,被困在原地动弹不得,更无法出去走动,每天只能是小心翼翼的在与病毒做赛跑。没想到这一跑竟是时长三年的马拉松。
  而居住的周围也在发生悄悄改变。刚到合肥工作的时候,有一天我站在办公室阳台向北眺望,刚好能看到望江路对面是一个学校的操场。询问同事才知道是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我突然记起,那一年在消防培训期间,有一次休假来还来过这里看望一个发小,那时的南北高架桥正在修建,高架墩子下面就是马鞍山路,这一带当时也是被临时封闭起来了。还记得当时与朋友走了很远一段路才找到公交车站,搭车去淮河路步行街。同事继续说道,更早之前,你所看到的这一片下面都是农田,我家以前就有农田在这边,而且这一带住家都不多,算来已经是近20年了。可一晃十年之后这里竟也成了繁华中心地带,四周高楼林立。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南北一号高架上依然是密密麻麻的堵车场景,而这就是合肥的“特色”。
  沧海桑田,合肥在不到20年时间里,将一个落后的小城市打造成一个繁华大都市,这一华丽的改变,放在下面的乡镇恐怕再努力30年都追赶不上,这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实力体现。
  2022年过了元旦以后,有一天和几个刚认识不久的书法朋友吃饭。酒过三巡,聊到合肥这个话题。我突然又想起自己以前在合肥的种种不好,于是通通倾吐了出来。其中一个合肥本地的朋友听我说完,立马反驳到,“你说得不对,在我看来合肥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你刚才所说的那些,都是你的思维和眼界太局限所导致的,而且你始终没有从你的认知圈子里走出来。”
  “换个思路想想,我老家是肥东的,以前出门很少有车子,交通很不方便。现在到处都是车子,说明交通条件好了,老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现在的合肥之所以会拥堵,就是因为路修得好,才导致它的发展的太快,吸引了周围城市的许多年轻人进来。如果说十年之前的合肥拥堵是因为当时城市大建设而导致的,那么今天的拥堵就是人口流动导致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恰恰体现了合肥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现在合肥在打造科技名城,这里聚焦了信息、能源、健康、环境等四大领域,同时还有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被誉为中国“人造小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等。伴随着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还要改变思路,不能对一件事物出现认知偏差,就一票否决或是爱屋及乌,认知事物是需要时间的。”他的这番话像是打开了我淤积多年的心结,让我认知到,其实并不是合肥这个城市不好,而是我的认知思维一直在一个死胡同里没有走出来,所以很感谢朋友对我的开导。
  往后的日子里,我也都会习以为常接受合肥的种种。现如今合肥的道路,尤其是2016年一号线地铁开通以后,这几年下来,合肥地铁是越修越多,而且还越修越远。当一座城市被现代科技覆盖时,它看起来又年轻了很多。
  不久前,夜骑又回到明珠广场,沿着当年的路线在寻找模糊的回忆,给我的感受是变化太大,欧风街现在已经打造成集休闲、美食、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地,初夏的风在草坪上微微浮动,却拨动不了回忆的发条。继续前行到省消防总队大门,环顾夜色之下,除了嘹亮的口号声仿佛隐隐在耳畔回响,此刻四周高楼林立,也早已找不出当初的模样;尔后又顺着莲花路行进,当来到莲花广场上看到夜出的烧烤摊位,环顾四周,一眼就认出这里便是当年来吃烧烤的地方,这儿现在看起来没有太大的改变,瞬间又多了几分亲切感,现在依旧是围聚了众多的青年人,自己也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点上几样烤串,慢慢品味在烧烤与啤酒之间美食与城市的烟火气息,此刻旁桌的几位青年人拿起话筒高歌起《光辉岁月》,这首从九十年代唱响到今时的经典老歌,在伴奏的引导下,其他几桌的人员也不由自主的加入其中,一场小联欢在广场上活跃起来……看到这,想起前一段时日爆火出圈“进淄赶烤”的淄博,吸引了全国人民动辄长途跋涉到现场打卡撸串,而此刻夜幕下的莲花广场并不比的淄博差许多,只是当下的年轻人更多的是寻找一种体验式和参与感的生活状态。
  返程的路上,记起年后开车回合肥上班,晚上车子开到金寨路与繁华大道交口时,车上同行的朋友突然说,“你看外面的个那个摩天轮,这会看起来好美,以前怎么就没在意呢?”
  抬头望去,从高架上看,第一次觉得摩天轮距离我们好近。我突然说到,“这是到明珠广场了。”
  朋友说,“你没注意吗?刚才路过的就是明珠广场天桥遗址。现在不用等红绿灯是不是觉得很快。”被他一说,才后知后觉,原来天桥早已不再,现在取而代之的是金寨路快速化改造工程主线桥。我又接过刚才他问的话题说到,“你是疲于工作,哪有闲工夫而且还是大晚上的跑出来看摩天轮。”
  “你说得对,我都不记得有多久没出来看看合肥的夜景了,白天忙着工作,晚上偶尔还得应酬,一回家要么得陪孩子写作业,要么就是躺倒呼呼大睡,时间真是太快了。”被他这样一说,我也觉得时间是真的很快。
  只是现在的我在一次次的感触中,也慢慢地改变了对合肥的“第一认知”。或许在某个午夜,依旧会看到很多人在明珠广场那里载歌载舞,只是每一次在岁月的洗涤中都能捡拾起那些那些美好的时光片刻,这已经是莫大的欣慰和满足了。
2#
发表于 2023-6-23 15:39:51 | 只看该作者
首赏佳作,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3-6-23 15:43:3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作者刚开始对合肥的一些认知与我那之前的认知一样。记得闺女在合肥上大学,我来合肥看她,记忆中城区和我们铜陵市差不多,消费也是差不多,我心里一直感觉省会合肥没有我想象中的繁华和高端。

时代在变化,可以是月新日异吧。现在的合肥变化很大,作者从亲身经历和朋友生活的变化,从城市的容貌到居民的生活变化和精神风貌的变化,写出省会合肥的巨大改变。文笔细腻,感情饱满,也写出自己慢慢喜欢这座城市的心情和态度,立意端正,内涵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3-6-23 18:03:5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更好地了解合肥的发展,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6-23 21:09:2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详细,非常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6-24 16:05:12 | 只看该作者
人民日报有个“我与一座城”征文,先生不妨投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6-24 16:07:18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明珠广场那里曾经是我们肥西县的地盘,我读师范时,那里全都是农田,每天晨跑都是从学校到那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6-28 06:09:1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6-28 15:16:47 | 只看该作者
【点评】值得留存的一篇非虚构散文。真实地反映了省城合肥的历史变迁和巨大变化,记得我在1989年的国庆,特地去长江路看夜景,三孝口天桥是当时长江路的一道独特风景,回想起来,那时的合肥远远不如现在的县城繁华,作者文中提及的明珠广场在30年前就是一个小小的二十步街道,周边就是农田,我读书时的晨跑几乎每天都到那返回学校。现在,我也时常路过明珠广场,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了新中国的飞速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安徽一线缘贸易有限公司 ( 皖ICP备2022016440号 )

GMT+8, 2024-5-7 10:43 , Processed in 0.0660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