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文化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64|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决绝的冒险者和探索者——读千克聿诗的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7 13:1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缘网,有幸读到了千克聿大量的作品。老实说,他大部分的诗我没读懂,即便自认为懂的,也是似懂非懂。但这并不影响我读他的诗的热情和兴趣。曾有读者呼吁,放弃对“不懂的诗”的阅读,但我始终认为,作者并非有意捉弄,而是确实想表达什么,并且他表达的方式是一种特有的、个体的、暂时不为大多数的读者熟悉和接受的。只要多读细读,用上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应该是有收获的。当然,前提是“读不懂的诗”必须是诗,即,有诗意的文本。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的态度是:一是要有耐心。八十年代初,现代诗引入了象征主义和意象派的创作理念,并刻意运用了多种修辞(特别是通感),使原先直抒胸臆、语言净白而暴力的诗,回归内心世界,情绪含蓄而诗意多元化,阅读一下子艰涩起来。评论家们把那时的诗定名为“朦胧诗”。到现在,大部分的读者其实已不觉得“朦胧诗”朦胧了。时间和经验是一把打开“朦胧诗”的钥匙。当然,读不懂也有读者阅读层次的问题,如我。所以,也须耐心的多读一些诗论诗评,提升阅读的水准。其二,学会包容和肯定。优秀的诗者,都是在传统上反传统,摒弃习惯性的书写,永远在创新的路上。他们也是勇敢的诗者,具有解构主义的倾向。而读者,受主题论的束缚,似乎摆脱不了结构主义的本能,都希望能像阅读古典诗词那样,把控诗脉,甚至能逐句逐字的理解、鉴赏。用这种态度和方式阅读现代诗,肯定会给自己主动设置障碍,平添烦恼。诗人张枣的《镜中》,我看了很多的赏析和评论,但没有人能确切的给出这首诗的主题,而那诡异的“皇帝”一词,更没有谁说清它的意象。但丝毫不影响“这是一首会轰动的诗”(柏桦语)。九十年代,陈东东的诗因其语言的奇诡和想象的自由渺远,也一时难住了很多的读者,(甚至一些评论家)。他的《雨中的马》流传很广,虽然被有的评家挖掘出“围困的美的心灵突围”,实际上也是一种过度的阐释。诗人栢桦中肯的指出:“此诗除了音乐还是音乐,我们又何必非要去要求意义呢?只要它能愉悦我们的耳朵,就够了。”。诗人刘春在评论刘东东的《月亮》一诗曾说:“我没法逐字逐句地解读它写的究竟是什么——事实上,也许陈东东本人也不能完整阐释自己的作品——我们只能说,它体现了一个对生活敏感而稍带失落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心态。”当然,能被读懂的作品,才能得到最广泛的读者的支持,而陈东东却有很多的粉丝,是不是一个例外?就连《中国当代文学史》都有有关他的专论。再拿最近的余怒的诗来说,语言的强烈跳跃、诗意的故意折断、意象的强行插入,甚至还有病句式的写作,使他的诗孤峻峭拔,凶猛陌生。正因为他对常规语言及其逻辑性的抗拒与反叛,得到了一大批读者的追爱。
      以上所述,中心思想,主题意义,并不是解读所有诗的万能钥匙。诗是因为言不能尽意而产生的,所以“只可意会不可言说”也是一种读诗的方法,而且,因多义而误读,也不是坏事,像打磨一颗钻石,让诗在读者的理解中呈现不同的面,其光更加灼灼——这是我读千克聿诗的方法、态度和愿望。
      因为本人不是诗歌的研究者,加上千克聿的作品众多,内容庞杂,所以就不能深入、仔细、全面的去诠释他诗中内含和外化的信息,只能粗糙的谈一些影像。
      千克聿在自己的诗歌里决绝地冒险和探索着,首先表现在文本的语言上。
      文本构成的基础元素是词语。不难发现,他的词组常常惊悚而突兀。例如《碣石》“但即便是冬天,被子外的冷仍是新鲜的诱惑”;《 旧雨》“我头发湿透后,还有心火驱动烟头”这样的组合很多,在大部分的作品里都有体现。他的诗歌语言也很特别,口语、俚语(包括俚词)的插入,使诗句不仅有博德莱尔式的反讽和揶揄,还带有俏皮的嘻哈味。例《妖之系列三》:我梦里不该绝/尽想的是别人的老婆好/唤醒了狐妖比喉头更加饥渴的唇-----剩下的时间心甘情愿为她巡山/扛一道妖的竖眉/把软饭吃到最是骄傲——这是一种自戕的写法,讽刺了当下物欲横流、精神空虚的某种社会现象。再如《开光@二.稚子》:问啥,柿子都说甜/还要用额头顶撞北风,让夕阳着急/树上,只剩下一枚柿子了/冬天急于钻进夜晚/发现,不是厚厚的被子/柿子不说梦话。在盘算自己的甜时,比小孩吝啬得可爱。这只乐观的“柿子”!勇敢的“柿子”!满足生活又坚守自己品行(甜)的“柿子”!再比如《碗之系列二》:那些年月,还没有子弹/缺口碗的故事不能更精彩/比有人摔了跤,牙磞到狗嘴里差远了。这里的精彩,其实是一个黑色的幽默,是一个冷得不能再冷的“精彩”——没有战争故事作背景和底色,缺口碗的故事仅仅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的(和平年代的乞丐),这原因是不是与“摔了跤”的人有关?那颗牙是被狗吞下去了,还是长成了狗牙?我倾向第二种的可能。我觉得那人应该是人面狗样的东西,只会选择主子摇尾,而对平民狂吠。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是千克聿的标识之一,在他众多的诗作中都有淋漓尽致的展现。他的语言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用否定式的叙述。如“不”字使用频率较多,这是他思维的习惯,还是刻意的遮蔽本质,不得而知,但我觉得,这如同禅师回答问题时,不会直接阐释,甚至顾左右而言他。这也暗合了现代诗歌越来越注重含蓄、不直露观点、委婉呈现情绪的特点和方法。这样的例句很多,就不列举了。
     千克聿在自己的诗歌里决绝地冒险和探索着,其次表现在修辞的差异化上。
     诗意,来源于修辞。修辞,来源于同域或异域(垂直或平行)的词语的搭配。而陌生的词语或远距离的搭配和嵌入,就形成陌生的句子和差异化的修辞。(当然,熟悉的词语差异化的搭配,也能形成陌生的句子和修辞,不赘述。)就千克聿诗来说,他的修辞是独特的,惊艳的。例《旧雨》:靠近一场雨坐着/与一棵芭蕉树比心情/喷嚏提醒我,离母亲已经太远——“与芭蕉树比心情”是一个复合的修辞格,一是拟人,也是用芭蕉的意象作转喻:.孤独忧愁与离情别绪。下一句,同样是复合的修辞,拟人和转喻(母亲代故乡)。这里不得不说“喷嚏”一词的精妙所在:民间有“打喷嚏,有人叨念”一说,就自然的想到了故乡和亲人;喷嚏是一种体征,也很自然的忆起母亲以往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同时,暗示诗人的内心的“病根”实为乡愁;就诗的内联来说,一二句“雨”“芭蕉”古意深深,还未来得及沉浸,一个“喷嚏”就拉回到现实。(此为题外话了)再如本诗的第四节:剩一颗硕大的泪滴,冷冷地滑过脸庞/像风要转身时的指尖/天快亮了,屋檐不打算再蹲着/又是一个复合的修辞!把晶莹的泪滴,比着“风的指尖”,比喻中包含拟人,视觉转换成触觉,也是通感的运用。在《碣石》一诗中,把婚姻比作鸡尾酒,把酒比作孤岛。《日子》把媳妇比作风景,把离人比作帆船。《主张》中,把情绪比作漩涡、旋律,把记忆比作旗帜和咖啡的气味。《殇》中,“把日子比喻成巷子,把情绪比喻成雨。”千克聿的诗,有大量的喻拟融合,“所用的比喻都是远距离交易,而且毫无生硬之感”,呈现了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的想象。(引号中引用诗人大漠十一殿平语。)
      千克聿在自己的诗歌里决绝地冒险和探索着,还表现在文本中引入跨领域的概念和意象
      就这点来说,《幻宇》是其探索的代表作。本诗中涉及的科学领域众多,有的甚至是交叉科学。大致有:数学(函数)、社会学(变量和值)、物理学(能量)(曲面)地理学(拓扑)------文本中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我想,作者肯定不是科普的,而是向我们揭示幻宇的空旷复杂、魔幻变化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的艰难困顿的不确定性和各种因素造成的挤压感、窒息感,审视现实中生命的无常、精神的虚空和灵魂的抗争。正文,诗人以“黑夜”(压抑的氛围)开首,把“教堂” (信仰所在地)交给“蝙蝠”(幽灵式的掠夺者),而“旗袍”(空虚者)还在矜持或幻想,“蜡烛”(卑微者)以自戕的方式作最顽强的抗争。如把一只皮球死死的按进水中,作者先营造了一个困惑而绝望的境界,是为了更好的突出“瘸子”们的艰难、“豆芽”们的希望、“蚂蚁”们的追寻、“尘埃”们的苦中取乐-------这是不是生命的另类突围?或者是诗歌的自我爆破?爱,依然在,虽然有点苦。生命,依然顽强延续,“儿孙渐次复苏”,虽然有点痛。最后,诗人借“夫人的手指”,戳破了这可恶的死气沉沉的被遮蔽的世界,完成了一次看似轻描淡写,实质是地下爆破式的挣脱。(一首诗的意义,在于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诗者完成的;所指是诗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由于读者的理解,所以,所指就必会产生歧义。我对《幻宇》的诠释,可能与诗者的本意相差了孙悟空的几个跟头,哈哈,希千克聿海涵!我只是努力的、以自己的方式接近抵悟,谁让你把诗写得这么高深的?哈哈)
       也曾对千克聿的笔名含义研究过,我的结论是:厉害的笔。衷心祝愿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时也希望他的诗作能得到行家里手的重视和推介。我,一枚习作者,本文只算我读诗的体会和心得,绝对不是诗评论!为此,我愿意接受诗者和读者任何形式的指点和批评,但拒绝争论。最后,祝缘网的所有版主以及诗友们,新年快乐,诗写笔丰!

  写于2016.12——2017.2
2#
发表于 2017-2-7 13:32:43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你的第一句话说及了我
我也是似懂非懂地读着他的诗歌~~~感觉懂了,可是他又跳开了~~
3#
发表于 2017-2-7 13:33:06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读后感值得我们学习与欣赏~~~
4#
发表于 2017-2-7 13:35:02 | 只看该作者
千克兄是学理工的,所以在文字的处理上就有了自己的特性
我已记不得原来在红袖上的诗歌,感觉不是这样的
可能多年阅读与写作,让他让我都有所改变~~~
5#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3:43:36 | 只看该作者
温柔的药 发表于 2017-2-7 13:32
说实话,你的第一句话说及了我
我也是似懂非懂地读着他的诗歌~~~感觉懂了,可是他又跳开了~~

药版好!新年快乐!哈哈,千的诗难读、耐读。我读到累了。只是牵强附会的理解!
6#
发表于 2017-2-7 13:47:13 | 只看该作者
江南岸 发表于 2017-2-7 13:43
药版好!新年快乐!哈哈,千的诗难读、耐读。我读到累了。只是牵强附会的理解!

  彼此彼此

他的诗,要抓住第一遍读的感觉,
后来,你越读,发现越难捉摸~~
或许是我的阅读能力有限
7#
发表于 2017-2-7 13:48:19 | 只看该作者
你能有自己的理解,也是他的庆幸
至少能读到他的一个层面了~~~~~~~
8#
发表于 2017-2-7 13:49:19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百人读百人味
如果百人读来一味,用现在的审美眼光来说过于直白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3:55:39 | 只看该作者
温柔的药 发表于 2017-2-7 13:47
彼此彼此

他的诗,要抓住第一遍读的感觉,

老实说,我花了很多的时间读他的诗,也曾想构建一条轴来理清诗脉,但那条轴有时是扭曲的,甚至断裂的,真的难把握,有的诗也就只可意会,不可言说了。但我觉得他的诗离成功不远了,有待伯乐了。
10#
发表于 2017-2-8 08:29:39 | 只看该作者
哦,评论的很仔细,很到位,向江南岸老师学习。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安徽一线缘贸易有限公司 ( 皖ICP备2022016440号 )

GMT+8, 2024-4-28 21:26 , Processed in 0.06314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