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文化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评] 55, 在挫败中淬炼的智慧之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4-11 08:36: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挫败中淬炼的智慧之诗
文:一瓢诗人

《经验是从挫败中获取》是一首富有深度和思考的诗歌,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诗人黄晔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经验往往来自于挫折和失败。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

在诗歌的开头,诗人描绘了一个三月早晨的景象,天空弥漫着雾霾,城市的血液在流动。这一场景既可以被视为现实环境的描绘,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隐喻,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随后,诗人提到了种植谷子和依靠泥土生存的人们,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奋斗的情景。

诗中“有些人遇强示强遇弱示弱/梦中人总会行走在泥泞不堪的路上”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一些人在面对强者时表现出强势,而在面对弱者时却显得软弱。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中人们的不同处世态度。同时,“梦中人”在泥泞不堪的路上行走,暗示了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不确定性。

在接下来的段落里诗人明确指出“经验是从挫败中获取”,这是整首诗的核心观点。通过挫折和失败,人们才能真正获得宝贵的经验。这种经验并非来自于轻易的成功,而是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所积累的智慧。诗人用“我需要掷地有声的感叹”表达了对于这种经验的珍视和渴望。

诗人末段提到了“填写心壑中的自愿”。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并非总是能够自由选择,但如果我们能够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面对,或许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情况。这种心境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深刻理解。

整首诗歌简洁而有力,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经验和挫折的独特见解。诗歌中的形象和隐喻使其意义更加深远,引发读者对于自身生活的反思。它提醒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因为正是从挫败中,我们才能获取真正的经验和成长。

黄晔的《经验是从挫败中获取》是一首有思想深度的诗歌。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即正视挫败,从挫折中汲取经验,以及在面对生活时保持无欲无求的心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的契机,使人们在阅读中能够对自己的生活和选择有更深入的思考。

附原作:
经验是从挫败中获取
作者:黄 晔

读一首诗在三月的早晨
天空弥漫着雾霾
一座城市流动的血液
乘坐一辆小型汽车出发

种植谷底里的谷子
田野中依靠泥土生存
有些人遇强示强遇弱示弱
梦中人总会行走在泥泞不堪的路上

享受一种荣耀
有许多证书佐证
经验是从挫败中获取
我需要掷地有声的感叹

填写心壑中的自愿
不是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的选择
尚若选择是一种自由
我愿意无欲不求
2024.4月上旬尊云阁
2#
发表于 2024-4-11 08:47:39 | 只看该作者
拜读佳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4-11 08:49:14 | 只看该作者
整首诗歌简洁而有力,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经验和挫折的独特见解。诗歌中的形象和隐喻使其意义更加深远,引发读者对于自身生活的反思。它提醒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因为正是从挫败中,我们才能获取真正的经验和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4-11 10:18:35 | 只看该作者
好诗好评,值得回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4-11 11:19:59 | 只看该作者
赏读佳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4-11 16:01: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4-11 16:27:20 | 只看该作者

问候姐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4-11 16:27:25 | 只看该作者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4-11 16:27:38 | 只看该作者
冯金斌 发表于 2024-4-11 10:18
好诗好评,值得回味!

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4-11 16:2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安徽一线缘贸易有限公司 ( 皖ICP备2022016440号 )

GMT+8, 2024-6-14 03:18 , Processed in 0.0668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