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文化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8-5 18:06: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诗的人,犹如换了个灵魂,卸下面具,抛下世俗,以一支笔站立在春秋的渡口,以纸为媒,书写着人世间的善恶七情六欲。

   诗是意象描绘出的精神世界,一草一木一世界,何处不相逢,何处识得君相知。把感受深入再深入些,代入进那日月星辰,那风霜雨露,那风花雪月,那柴火油盐,笔墨落下的片刻,这些东西就赋予了新的生命与灵魂。

   化繁为简,何必想象的太过神秘,所谓的言重意深不过自己附加的迷雾。当你有所偏见的时候,一首诗就不足以在你的心中成活,至少,你看着他的时候就附带着痛苦。

   阅读,不断的阅读,不断的学习,所有词汇的累积,所有字句的运用,所有修辞的手法,终有一天,都会在落笔的时候化腐朽为神奇。写,无所顾忌的写,长篇,短篇,胖的瘦的,好与坏在未达到彼岸之前都不重要。日积月累,你总会找到自己喜欢的文字,写下带有自身气质的诗句。

   风格,是各自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你所窥视的一面,在各自笔下剖析之后所呈现的内心世界。禅与佛,都是悟,但是悟的又有所不同,众生与个人,红尘与己心,但却都逃不过这人间。诗,是人间的另一个世界,众生万般法,有的在劫难逃,有的是劫后逃生。
   
    世俗,大多都带着偏见,以及黑暗的嘲讽。一首诗,要如何立足,要如何才敢经受流言蜚语的摧残,最后生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往前有古者,往后有来者,只有当下才是自己生存的环境,要如何挣脱,要怎样才能逃离出这病态的世道,不如悟己身,不如自渡,不如在一个字,一行诗中修行。我佛有多慈悲,才敢说众生平等,不如打破世俗的枷锁,不如在自己心中立一座佛,轻念一声,众生皆苦。

   三千大道丛生,立法,立则。诗,是怎么样的道?己心照应尘世,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这世界,这世界必然就有怎么样的回应。我心有三千繁华,三千梦境,三千意象,随意构造这尘世万物。可笑吗?不可笑,思维无界,真实与虚无并存交叉,诗是万物的化身,只须笔下有意,关联的故事就暗藏大道含义。

    站在头顶上随意评阅的人,有许多,看热闹的有许多,还有许多怀揣梦想的不停耕耘,还有许多的文人相轻。诗,是黑暗中的光,是寒冬的暖阳,不是一张破嘴脸的故作高雅。所以,放下万般,又拿起万般,只为那不为人知的万般。

    你看这时光多平凡,众生皆同,要如何从平凡中汲取出文字,构造成一首诗。诗,是低入尘埃开出的花,也是灵魂落下的泪。如此,我便融入一缕风,一颗枯草,一抹阳光,一个神情,一个动作,一句话等等之中,再看看人的世界,再写写彼此眼中的世界,诗,何不能成,只是词不练达,故而败退。

    说诗,便也说人情世故,便也说说人性。说诗纯粹,不如多些善意,不如少些丑恶。不如修己心,不如让落下的字生根,不如让写的诗传递出内心的美好,不如,便也不如。当欲念开始贪杯,当笔墨开始带着血,这世界便也不再似从前。你不懂人情,也不懂世故,诗写的好,众人便也只看诗,情绪繁衍出天使,也生长出恶魔,一个人的善恶谁又能一锤定音,一概而论,除却那些大是大非。

   一路走来,多少会遇见些妖魔鬼怪,既遇见,便是使然。我的诗,依然追寻着那最初的乐趣。人在成长,诗也跟着成长,笔下的字也在成长,把这人情世故暗藏,把这人情冷暖隐藏在一首诗的背后,诗的背后藏着许多人的名字。

    诗,要怎么写,才能生长出灵魂,不如走进这滚滚红尘,不如慢慢品尝人性的黑白,不如好好感悟善恶的相对,不如做回自己,不如,如初时写一首诗,只为惹得心爱的姑娘一笑。

    诗的形态万千,未曾相见并未能否定它存在的意义。从古诗到现代诗不也有过渡形成的时间,或许往后还会出现更多的形式或逻辑,而我们从中能够做的便是吸取可用之处,思考一种形式化的改变与始末,整合归纳存档。这个时代还有什么出现是可奇怪的,又有什么是不能够被世人所接受的呢。何况,诗的改变,诗的转行。

     以他山之石,破己心之虚妄。诗,写出来就必定得接受世人的鞭策与评阅。他人之眼,何以断我之身。他人之身,何以断我之心。持本心,且聆听他人之言。何须反驳,何须争论,再写一首,定当高于一首。放下成见,最好的是成全,最难也是成全。若只是为其炫耀,便不说也罢。

    柴米油盐醋,能勾起乡愁,一首诗,又为何不能成为人们的精神粮食。打一壶酱油,能自由的行走,诗,又为何不能打破世俗的束缚,畅游于九天星河之上。

     诗说,至此,又想起一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讲的故事是,从前座山,山里有座庙……)

     我觉得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许多人觉得搞笑又无厘头,而我却对此故事常常思索,每一次思索后的结果却都不一样,甚是觉得有趣。既然说诗,又何不多些思考,取众人之见,补己心之缺陷。你落笔的片刻就知道笔下有没有诗的存在。

     我说诗,诗说我,不过一段自身的对话省思,与之对己心的反省。我言,非诗言。我诗,既我言。
   
      我佛慈悲,善哉。我佛慈悲,诗也慈悲。
      我心中无佛,这三千红尘却皆是佛。

   
   


   
   
来自 3#
发表于 2019-8-5 19:12:05 | 只看该作者
【编者按】木木不论诗还是散文,字里行间都弥漫浓郁的情愫,题目是诗·说,诗人却有各种形态,所以诗也有各种形态,诗 人内心有喜有悲,诗意也会随着诗人的阅历而有所不同,正如他所说的,我言,非诗言。我诗,既我言。------松雪远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9-8-5 19:06:22 | 只看该作者
木木的沙发,欣赏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9-8-5 19:13:26 | 只看该作者
读,不断的阅读,不断的学习,所有词汇的累积,所有字句的运用,所有修辞的手法,终有一天,都会在落笔的时候化腐朽为神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10-18 08:37:3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拜读学习,赞美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安徽一线缘贸易有限公司 ( 皖ICP备2022016440号 )

GMT+8, 2024-6-10 15:39 , Processed in 0.0636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