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缘文化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6|回复: 1

春来荠菜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9 10: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拉开了春天的序幕,也将人们带进了一个美味的世界。
    初春时节,在料峭的寒风中,只见一簇簇绿茵茵、嫩生生的荠菜挺立于山坡上、田地间,风姿绰约,如诗如画,吸引着过往的人群,让人陶醉在它的芬芳里。于是,宋代诗人姜夔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荠菜为十字花科植物,遍布全国各地,又称为地菜、荠、靡草、花花菜、护生草、羊菜、鸡心菜、净肠草、百花头、俞菜等,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荠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诗经·谷风》中载:“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其意为,谁说苦菜苦,它的滋味就像荠菜一样甘美。《尔雅》中亦载:“荠菜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意思是说,荠菜口味甘甜,人们常常把它的叶子用来煮汤或凉拌着吃。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荠菜就已经被人们摆上了餐桌。
    由于荠菜叶嫩根肥,鲜润可口,营养丰富,不仅是老百姓餐桌上缺一不可的美味,也是宫廷里必备的佳肴。《玉壶诗话》中就有这样一段对话,有一次,宋太宗赵光义问大臣们:“食何品何物最珍?”其中一个大臣回答道:“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止知荠汁为美。”不光是宋朝人,唐朝人对荠菜也情有独钟,每逢立春这一天,人们就用荠菜作馅做成春饼,也有的将荠菜与其他菜搭配在一起做成春盘,然后带到郊外去野餐,称之为“探春之宴”, 有喜迎春天、祈盼丰收之意。《四时宝镜》中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到了明清,吃春饼之风更盛,《燕都游览志》中载:“凡立春日,(皇帝)于午门赐百官春饼。”而清朝以后,人们更是将新鲜的荠菜当作商品出售,《燕云杂记》中载:“荠菜遍生于野外,穷民采之,清晨载以小筐,鬻于市上。”
    历史上最酷爱荠菜的人,可能当数南宋大诗人陆游,他先后写了许多有关荠菜的诗文,诸如:“今日食荠极美,虽小甘于五味,有味外之美”“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唯荠天所寿,青青被陵冈”,“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等。北宋文学家、美食家苏东坡对荠菜也有非常高的评价,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也。”
    童年时期,可能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挖荠菜的经历,也都读张洁的《挖荠菜》,但那时我们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意义。而如今,当我们远离家乡之后,方才明白其中的滋味。每逢想起家乡,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春天里的荠菜,想起当初与家人一起挖荠菜的情景,想起荠菜那独特的味道。难怪白居易会感叹:“碧荑红缕今何在,风雨飘将去不回。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唯有荠花开。”
    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根据各人的喜好,可以素炒,可以凉拌,可以煮粥,可以炖汤,可以作馅等,但无论哪种吃法皆美味可口,清香扑鼻。当然,荠菜之美,不仅仅体现在它的清香甘脆,也体现在寻找和采摘它的过程中,更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文化与情感。

(摘自《烹调知识》,原文未留作者姓名,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09: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荠菜就是香,我家经常用它包饺子!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安徽一线缘贸易有限公司 ( 皖ICP备2022016440号 )

GMT+8, 2024-3-28 21:36 , Processed in 0.0622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