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文化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02|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游大足石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21 20:3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游大足石刻
         辉煌璀璨的大足石刻,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往今来的风云人物留下了太多的遗迹,文人墨客题墨淋漓,引得唐末东川霸主韦君靖迁昌州治所并军营于山上,建永昌寨对抗王建。
       大足县为什么叫“大足”,有多种说法,其一是占天时地利,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有丰衣足食的意义。
       传说大足宝顶山圣寿寺门前有一双大脚板印,长三尺有余宽一尺许,是佛诅释迦牟尼涅磐时留下的圣迹,佛祖的大脚印成了当地的标志,大脚即大足,因此定大足以志之。
       南宋僧人赵智凤倾毕生精力建宝顶佛湾,石刻造像举世闻名。
       昌州治所就是今天的大足,嫣红纤柔的海裳,似火怒放的海裳,令人赏不够,清乾隆大足县令李德作诗赞曰:“洛阳不许擅风流,独让佳名在蜀州。妃子午眠春昼永,天仙醉舞晚风柔。召么芳树千年馥,苟命奇香尽日浮。最是蜀王风雅处,花潭锦里意悠悠。”
       围绕绚丽多姿的石刻艺术,产生了无数优美的民间传说与故事,把庄严神圣的神,佛世俗化,融入了人间,变得和蔼可亲,充满了人情味。
       宝顶山石刻以大佛湾为中心,五里地遍刻十多处佛像,历代香火颇盛,自古就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到了宝顶进入牌坊,入石巷子,“宝顶”两个大字,映入眼帘,前侧壁端坐着玉皇和王母娘娘,李老君乘牛在东壁墙上;就可看见那些精美完好,内容丰富,故事迭宕,形象逼真的摩岩群雕,进入佛湾,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等最为著名,寺侧南岩为万岁楼,万岁楼里天子还在吗。
       北山古称龙岗山,“兹山也,上掩霄霭,下抗郊原,耸似长云,萃如断岸,峥嵘一十二峰,周回二十八里。”林荫蔽日,鲜花奇香,鸟雀鸣唱,曲径藏幽,路转峰回,飞檐亭阁临崖。
       南山又称广华山,与北山遥遥相望,绿树成荫,峰峦叠翠,有“南山翠屏”之美称,清大足县令张澍赞曰:“夹路松声涌翠涛,丛皇秀色上霜袍,偷闲来问空王法,仰首呼通帝座高。”有三清洞,真武洞,注生后土圣母洞,龙洞。
       佛惠寺位于石篆山,摩岩造像分布在子母殿及千佛崖;它融佛教,道教,儒家为一体,道场气息比较浓厚,是民间敬天地鬼神最俗也最多的地方。
       石门山石刻多为北宋末至南宋初的,造像雕琢精美,景色不错,比前面所提的圣山略为差一些。
       龙水湖,化龙湖风光引人入胜,赏心悦目,贺敬之曾赞曰:“四川有大足,艺术天下殊,大足行天下,观者感大足。”
                     1979年10月初稿 2015年6月重游定稿
2#
发表于 2017-10-22 05:15:46 | 只看该作者
自然流畅的文字,带领读者走进大足石刻的历史与现实中
3#
发表于 2017-10-22 05:16:05 | 只看该作者
赏读学习,长知识
4#
发表于 2017-10-22 05:16:18 | 只看该作者
问候作者早上好
5#
发表于 2017-10-22 06:17:40 | 只看该作者
围绕绚丽多姿的石刻艺术,产生了无数优美的民间传说与故事,把庄严神圣的神,佛世俗化,融入了人间,变得和蔼可亲,充满了人情味。
6#
发表于 2017-10-22 06:18:14 | 只看该作者
真实才是最美!描写细致,赞!
7#
发表于 2017-10-22 06:18:27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安徽一线缘贸易有限公司 ( 皖ICP备2022016440号 )

GMT+8, 2024-6-7 14:01 , Processed in 0.0653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