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文化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彼岸丛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学评论:迄今为止我所认知的残雪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2-10 21:56:08 | 只看该作者
诗心梦影 发表于 2022-2-10 20:21
大致浏览了一遍。待抽空细赏

有空细读给点意见啊,目前还没水平将之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2-11 09:47:24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问侯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2-11 10:46:1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2-11 11:16:37 | 只看该作者
黄土地 发表于 2022-2-11 09:47
拜读学习,问侯作者。

还没写好,请多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2-11 13:56:51 | 只看该作者
【悦评】阅读王先生这篇经典文学评论,我由此想到前年秋季我聆听安徽著名作家曹多勇先生的一个报告,在报告中,曹先生先是谈及安徽小说的走向及其创作,他说,当前,安徽的小说创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红色记忆的当下叙述。二是持续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落笔于“世相人情”。 三是新乡土系列的写作呈现时代新质。四是历史文化叙事向深度探索。五是地域文化的艺术呈现。曹多勇的《淮水谣》是体现淮河文化的优秀文本,写出了淮河两岸人民的历史、文化、生存与灵魂的状貌;六是先锋文学精神的“续航”。接着,他谈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盛行的先锋文学,关于先锋文学,王洪涌先生在此文谈了很多,我比较同意他的一些论点,唯一一定不敢苟同,那就是,我们作为业余作者,尽力就好,因为在当前的背景下,业余作者需要生活,而文学创作不会带领丰厚的经济收入,这也正是我想说明的观点。由于幸福文学有它的局限性,此类作品就像流行歌曲一般,在两千年后便走向萧条。那次交谈,我得知曹多勇先生如今的文学创作多以非虚构文学为主,我是非常赞同的,因为非虚构文学纪实性强,具备传统文学特征,它的生命力无疑是长久的,你若创作出经典的非虚构文学,既然就会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在看当前安徽小说的走向,安徽小说正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多维度聚焦现实,深度开掘历史、文化、地域资源,稳中有进,厚积薄发。但愿咱们也跟随时代潮流,尽自己所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经典文学作品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2-2-11 15:00:17 | 只看该作者
黄土地 发表于 2022-2-11 13:56
【悦评】阅读王先生这篇经典文学评论,我由此想到前年秋季我聆听安徽著名作家曹多勇先生的一个报告,在报告 ...

确实,从生存角度上讲,虚构文学是没法和非虚构相比了,就是纯文学创作也难和传记相比,想那逢先知一部六卷本《毛泽东传》,达到9·2分,而小说毛泽东就没人能写,写了也没人看,因为那可能不靠谱。其实就《毛泽东传》也不可能事事清楚,因为牵涉高层太多。高尔基的《童年》,写外公打高尔基算是残酷,但后来还经常管高尔基读书,好像还可以,但却没写出,是那外公生怕他长大了要和他的儿孙分财产,所以很早就把高尔基逼到外面打工去了,这是最残酷的。高尔基要是写这个,怕也不会遭受打击的,因为那外公家族后来怕连高尔基的边都很难沾上。我也爱写非虚构题材,可惜我们无法去获得更多非虚构重大题材,只能写自己,而自己又被许大活人非难,真没多少活路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07:56: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一次,我突然发病,而且比以往每一次都厉害且时间长,直到现在走两百米还要歇两次,想吃点好的,还要请人送餐了。但面对残雪第四次入围诺奖长名单第一,我还是高兴起来,又读到残雪写作从不需要构思,只要有空坐下来,考虑两分钟就能写下去,无论长篇短篇都是,而且文中总是充满许多诡异——这与我太相像了。只不过,残雪写文章几乎不用修改,又与鲁迅极相似,与我大不相同了。我总是改得没个好的时候,这好像不仅是语文基础太差的原因,是逻辑思维上的残缺吧……真心的希望残雪能够如愿获奖,也希望有良知的中国人和我一样期盼!12年莫言获奖,我也是在此第一个发出预警的。不过,残雪既是名列第一,怕那诺奖评委又要别出心裁地不要让她获得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9-29 08:24:52 | 只看该作者
不过,网上有句话,说莫言推荐的中国女作家正是残雪好像不大真实,莫言应邀去瑞典带去的女作家是王安忆,王安忆通过和莫言一道坐飞机并谈话几小时,事后说莫言为人十分宽厚。又一说是莫言推荐的中国作家也是一个乡土作家而且成就最大,那人应是贾平凹,但他应瑞典之邀不能轻易说那人的姓名,此番说是残雪,肯定不对,而且残雪不是写乡土作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0-2 17:02: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头再读王先生这篇点评,偶感先生的预言现巳成真,也提前祝贺残雪轩获诺贝尔文学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0-2 18:10:11 | 只看该作者
黄土地 发表于 2023-10-2 17:02
回头再读王先生这篇点评,偶感先生的预言现巳成真,也提前祝贺残雪轩获诺贝尔文学奖。

几年前的东西还没我现在认识的深刻。我也真心祝愿她能获奖,至少也为中国增光,就是觉得她不太理想,虽被称着鲁迅传人,也没几分像。她其实最有鲁迅《野草》的作风,却远没鲁迅小说对现实中的平民认识,更没鲁迅杂文的关注社会。当然,一味的挖掘内心的想像,也要每本尽量不同,最重要的是,她的文本读起来挺费脑子。不过,我倒是很具备她那种思维特质,就怕要是任意发挥,就永远得不到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安徽一线缘贸易有限公司 ( 皖ICP备2022016440号 )

GMT+8, 2024-6-15 17:20 , Processed in 0.0629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