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文化

标题: 向东读诗之六:宋雨的《妈妈不识字》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向东的月亮河    时间: 2016-4-13 15:32
标题: 向东读诗之六:宋雨的《妈妈不识字》
本帖最后由 刘向东的月亮河 于 2016-4-13 15:34 编辑

向东读诗之六

《妈妈不识字》


文/宋雨


妈妈差不多40岁的那一年
我读了
她收到的一封远方来信
你给他回信吧
你写上
你就像我的儿子一样
真的吗?妈妈
他就像你的儿子一样?
我记得我叫他
叔叔呢
我记得她的皮肤很白
那种细腻的白
就像刮了腻子的一面墙
再看什么都觉得
是粗糙的
她没有了男人
小时候的我蝌蚪一样陪着她

        诗人简介 | 宋雨,北疆人,2008年习诗,作品见于各类刊物,入选各种选本。出版诗集《我听我说》

        在评价这首诗之前,先说一个人,我见过的一个有内秀的女人,越看越受看的那种,她给人的感觉并不惊艳,甚至说她稍稍地丑了点。但你若与她见面多了,你会觉得她还是漂亮的,漂亮得让人不知不觉有喜欢的感觉。而当你与她交流的次数多了,你又发现她内心的丰富与崇高,这时你就不由自主地暗恋她乃至深爱她了——假若“欲将诗歌比斯人”,那么,宋雨的这首诗歌就是这样的女人,越读越有读头,越品越有味道。
        宋雨在此诗的倒数第三、四两行写道:“再看什么都觉得/是粗糙的",尽管诗中有“粗糙”二字,此诗不仅不粗糙,反而如诗中倒数第六、七行所写的那样:“那种细腻的白/就像刮了腻子的一面墙”。
        宋雨在此诗中讲述了一个朦胧的故事。故事就是这样,知道的事情都说了,不知道的不说,猜测的也不说,或许他和我们都是处于一样的朦胧状态。在诗的尾句,宋语把自己比作一只蝌蚪,蝌蚪是青蛙的童年,童年定是懵懵懂懂的。现在蝌蚪长成了青蛙,可以呱呱发言,就把他从前看到的事情说了出来,与读者分享,一起体悟。

                                                                                      2015-12-20,夜,中国文学之乡果都栖霞。


作者: 慕容飞雪    时间: 2016-4-13 17:59
有韵味的好诗,遥致问候!
作者: 语乱    时间: 2016-4-13 18:24
欣赏佳作,佳评,问候
作者: 野百合    时间: 2016-4-14 15:39
妈妈差不多40岁的那一年
我读了
她收到的一封远方来信
你给他回信吧
你写上
你就像我的儿子一样
真的吗?妈妈
他就像你的儿子一样?
我记得我叫他
叔叔呢
我记得她的皮肤很白
那种细腻的白
就像刮了腻子的一面墙
再看什么都觉得
是粗糙的
她没有了男人
小时候的我蝌蚪一样陪着她
作者: 野百合    时间: 2016-4-14 15:46
中间的转换我没读懂
作者: 野百合    时间: 2016-4-14 15:46
慢慢悟一下、、、
作者: 华园梦    时间: 2016-4-14 20:19
[quote]野百合 发表于 2016-4-14 15:46
中间的转换我没读懂

中间跳隔比较大,以你的水平,没有问题。我读了三遍,才稍有点懂。

作者: 华园梦    时间: 2016-4-14 20:20
月亮河的这评,与诗一样好,让人读了有收获感。
作者: 十二的张井    时间: 2016-4-14 21:36
对比强烈。平淡的叙述语气下,潜藏激涌的波涛。在恰当留白的诗语中,弥漫着惊人的张力。让人感动,有疼有痛有思,读之再三,回味无穷。
作者: 刘向东的月亮河    时间: 2016-4-15 08:16
[quote]慕容飞雪 发表于 2016-4-13 17:59
有韵味的好诗,遥致问候!

感谢关注,问好!

作者: 刘向东的月亮河    时间: 2016-4-15 08:17
[quote]语乱 发表于 2016-4-13 18:24
欣赏佳作,佳评,问候

感谢关注,问好!

作者: 刘向东的月亮河    时间: 2016-4-15 08:20
[quote]野百合 发表于 2016-4-14 15:46
中间的转换我没读懂

我的观点,一读就懂的诗少有好诗。诗如人,如自然,一眼看透,那不是人,是机器人。也不是自然,是假山。

作者: 刘向东的月亮河    时间: 2016-4-15 08:22
[quote]野百合 发表于 2016-4-14 15:46
慢慢悟一下、、、

人的一生,能悟出几句自己的话来,这收获莫大也。何况是诗,诗更得悟。不用悟的诗,少有好诗。

作者: 刘向东的月亮河    时间: 2016-4-15 08:22
[quote]华园梦 发表于 2016-4-14 20:20
月亮河的这评,与诗一样好,让人读了有收获感。

谢谢花版!

作者: 刘向东的月亮河    时间: 2016-4-15 08:24
[quote]十二的张井 发表于 2016-4-14 21:36
对比强烈。平淡的叙述语气下,潜藏激涌的波涛。在恰当留白的诗语中,弥漫着惊人的张力。让人感动,有疼有痛 ...

谢谢十二版主,评得好!

作者: 野百合    时间: 2016-4-15 08:25
高亮欣赏老师佳作!!
作者: 野百合    时间: 2016-4-15 08:25
解读的真好!!
作者: 刘向东的月亮河    时间: 2016-4-15 08:27
题目是诗歌的一部分。《妈妈不识字》,这是此诗的一个被规定了的背景。正是因为妈妈不识字........不说了。
作者: 华园梦    时间: 2016-4-15 08:35
[quote]刘向东的月亮河 发表于 2016-4-15 08:22
谢谢花版!



作者: 江淮两岸    时间: 2016-4-15 13:40
平淡的语言诉说不一般的诗意,转换或跳跃在情理之中,显得自然,见功力。欣赏诗与诗评。问好。
作者: 刘向东的月亮河    时间: 2016-4-15 14:54
[quote]江淮两岸 发表于 2016-4-15 13:40
平淡的语言诉说不一般的诗意,转换或跳跃在情理之中,显得自然,见功力。欣赏诗与诗评。问好。

问好,谢谢关注和评点!





欢迎光临 缘文化 (https://www.chinaywh.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