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谦 发表于 2023-11-16 13:54:32

九江行记

本帖最后由 弘谦 于 2023-11-17 09:42 编辑

九江行记

一、缘酒馆的“盛宴”  对九江的印象还是停留在2016年第一次来到这里,那时自己还是一个刚步入社会的新人,每次出差来这里都会受到九江缘酒代理商罗总的盛情款待。时过多年,罗总依旧还在坚持做缘酒,而我也在一次次的活动参与中,感受到他经商做缘酒的持之以恒和不懈努力,这应该就是罗总身上所能学习到的,坚持做一件事。  提起缘酒,不得不说到缘酒的创牌人黄晔先生,黄董除了酿酒,还酷爱诗歌书法与收藏,这一点无疑是影响到了罗总,索性就在庐山脚下租了一个场地,1200平的空间,拿出200平做了一个书画展馆,并且其他空间分饰各类包厢,皆冠以缘字命名,诸如锦缘、妙缘、结缘等。而门庭以“缘酒馆”称,是故八方来客接踵而至,品美酒佳肴,鄱湖三味鱼、红烧牛蹄、缘味肥肠、清蒸大白鱼等诸多菜品虽有辛辣,但也是辣得入味,不似湘川之辣入心骨,而伴之美酒当属缘酒。  且九江的饮酒之风是相当的豪迈,小杯不过瘾,就直接换大杯,至今都还是高脚玻璃杯倒满缘酒二两五的量,一口干下去,瞬间人就飘飘然也。来这里基本每次都是酣醉的状态,想来也只有醉才是表达对酒的基本尊重。写到此处,口水已经不自觉地从舌根生出。  说罢玉食,自然这里还有一道文化盛宴需要细嚼慢咽。起因是缘酒馆设计之初,罗总与黄董沟通,打算在馆内置办一个书画展览馆,于是北京诗酒缘书画院九江书画馆应运而生,这是文化善举,而对于此次书展,早在去年就已经筹办,受疫情影响,故又推至今年,2023年11月11日,天气已经来到了初冬,室外虽是寒风凛冽,但馆内其乐融融,受邀的铜陵市几位领导与九江当地的书画家们一同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从铜陵到九江,这是一次沿江而上的溯江之行,也是同饮一江水的血脉亲缘,畅游在书画的世界里,赏黑白神韵,评线墨张弛,兴致起时,当场提笔创作亦为夺目。

二、浔阳江的风  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在奔涌的浔阳江的这片滩头里不知埋藏了多少沉睡的故事,而被后人一直唱和的还是关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宋江题的反诗、李逵江州劫法场等等场面,在我看来这些似乎给浔阳江贴上了失意落魄的标签,而也正是这些虚虚实实的传奇故事给浔阳这片土地烙上了深厚文化的气息。  琵琶亭和浔阳楼分立在九江长江大桥东西两侧。初见时楼与亭都是崭新的模样。白居易被贬江州的第二年,借叙琵琶女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出个人的政治打击和贬斥之情,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道出了无尽的心酸与无力感。  登临浔阳楼,二楼醒目处是宋江题写的“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诗句。这是宋江为发泄个人情绪,在独斟独酌时写下的抒发个人志向的一首诗和一首词。也正因为这首诗歌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而宋江在发配江州之初,也曾到过琵琶亭,曾经与戴宗、李逵到琵琶亭酒楼喝酒,可以说一座浔阳楼便是水浒文化的一个缩影。  琵琶亭是因为白居易在此客居,作了《琵琶行》而建的一座亭子,浔阳楼则是因宋江题诗而闻名至今,两处合并一起可以看出,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在抑郁失落的时候来到了这里,不同的是白居易只是借酒消愁发发牢骚,而宋江的借酒行为则是直接抒发胸意,谋反之心跃然墙上,也因此才有了后续的李逵江州劫法场的名场面。  江风凛凛,凭栏远眺之际,没有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壮景,亦没有渔舟列列,撒网收鱼的静谧,有的只是往来的通航货轮,伴随着嗡嗡的汽笛声顺江而下不知要去往哪一个城市。  敬一壶缘酒,在浊浊天地之间,只有酒尚能令人清醒一二。风依旧还是在吹拂,无论是浔阳楼还是琵琶亭都是今人作思接古之举,而文字的魅力并没有随着这江畔的风一同消散,却在奔流千年的长河里熠熠生辉,真的像是应了那句“开元法曲无人记,一曲琵琶说到今。”

三、雾里看景  算上这次上庐山应是第三次了,与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是开车上山,因庐山的冬季是旅游淡季,索道也都在维护,所以驱车上山也是别有一番感受。  原本想着可以在山路上一饱庐山美色,奈何天公不作美,进山以后大雾弥漫开来。目之所及皆是白茫茫的一片,在导游的带领下,跟随几位领导参观了美庐别墅和庐山会议旧址。  雾里看景也是别有一番感受。车子停在美庐别墅旁的时候,只看见一堵厚厚的石墙,再向前步行数十步才看到美庐别墅的大门,回头再看,车子又消失在大雾之中,虽说是初冬天气,山上的气温确实很低,但是前来游玩的客人丝却毫不减。参观这幢别墅,单就这120岁的屋龄听起来就很有历史感,从最初的外国友人赫利女士的私宅到宋美龄先生的居所,再到国民政府的“夏都”,及抗战期间两党高层也在这里多次召开军事会议以及解放后,共产党高层领导人多次到访这里,她身上所承载的历史和政治的厚重感如这迷雾般需要你逐层拨开。  在导游的讲解中,她说起1959年毛主席第一次来到这里,非常兴奋的大笑着走近美庐,并高声说:“蒋委员长,我来了”。并在7 月初,主席在美庐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在这首诗中,诗人之所以有“冷眼向洋”的豪迈与自信,一是性格使然,二是国家近十年的迅速发展,三是眼下神州劲吹的人民公社“热风”。政治家的魄力、诗人的激情、个人的禀性让立于庐山云雾之上、峻岭之巅的毛泽东不可能不发出此等声音。  来到庐山会议旧址时,这里曾是蒋介石培养和训练骨干的重要基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幢建筑更名为庐山人民剧院。自1959年开始,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即1959年的中共中央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的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的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只不过这里曾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是宝贵的财富,也是值得深刻总结和铭记。  从会议旧址出来,太阳也出来了,有一种拨云见日的豁然之感。而那些辛酸的历史过往只能在这重重叠叠的迷雾中给后来者细细品读。  车子经过芦林湖之际,阳光正值头顶,眺望远山墨水,云雾翻过一座山头又涌向另一座山头,不一会便来到身边,整个湖和山又都笼罩在这雾气之中,像极了捉迷藏的顽童。  途经芦林湖不远处的“缘酒馆”,这里也是罗总一年之前所开门店,原本是在这里开办一家以餐饮住宿为主题的旅游酒店,去年初冬还与安徽电视台记者一同上山来录制馆内陈列书画作品。门头由安徽省书协副主席杜鹏飞题写的“缘酒馆”三个大字还是苍遒有力,因当下市场行情尚未启动。现如今的庐山缘酒馆虽然还在,但愿随着时间的推移,再现“庐山真面目”,演绎出一段美好的故事……  从缘酒馆下山返程,一路上又是在云雾中穿梭而行,前方依旧是云雾迷蒙,但身后的庐山却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们于风尘仆仆中赶来,又于风尘仆仆中归去,停留在脑海中的只有山上缘酒馆门前的那棵红枫在寒风中红的却是那么的显眼。
作者介绍  程项,笔名弘谦,90后,安徽淮南人。现为安徽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报告文学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太白楼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酒缘文化艺术院秘书长,中国缘酒品牌运营中心办公室主任。作品散见于《安徽作家》《铜陵日报》《江南文萃》《枞阳文艺》《缘酒文化》等刊物及网络文学平台。


松雪远阳 发表于 2023-11-16 16:18:27

生动的文笔,很美的九江

松雪远阳 发表于 2023-11-16 16:18:40

欣赏学习,问好

清和 发表于 2023-11-16 16:21:50

文字优美流畅,叙事清晰,写出所见所闻,感情饱满。

吴国光 发表于 2023-11-17 11:37:28

摹写生动形象,笔底生风,耐人品味,欣赏学习!

吴国光 发表于 2023-11-17 11:38:46

上次聚会,得到您的热情接待和照顾,常记心怀,谢谢!{:handshake:}

柳泉居 发表于 2023-11-17 14:52:16

赏读佳作。

清和 发表于 2023-11-17 20:27:25

问好弘谦,多写散文。

清和 发表于 2023-11-29 17:21:36

美文再读。

柳泉居 发表于 2023-11-30 11:05:15

再赏佳作!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九江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