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 发表于 2023-11-13 15:38:48

散文:流金的土地●作者:陈旭升

       十月,稻子熟了。
       应战友老鲍邀请,原本想与盛秋有场约会的我,更加蠢蠢欲动。
       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去了浮山脚下老鲍家。
       乡村里,一派忙碌。收割季节的喜悦,流淌在秋黄里,挂在庄稼人的脸上。
      走在田间小路上,那茫茫无际层层叠叠的稻菽千重浪,那稻不醉人人自醉的稻谷香,还有那来来回回一边收割一边脱谷的收割机的机器声,构成一幅画卷,嵌在白荡湖畔的土地上。
      坡上,不远处的公路旁,两辆大货车停在那儿。一个胸前挂个钱包的收粮人,正与几个手拿镰刀的老汉砍着粮价。从他们刻满岁月的额头上,便可看出,这几个庄稼人都有六十好几了。不过,他们的身板仍然年轻,说起话来,老远都能听见声音。
      “128,卖吗?”收粮人开出价格。
      “那不行!开镰那几日,就是这个价!”一个老汉取下头上的草帽,一屁股坐在路旁的大石头上。掏出几支烟,散予旁边的老伙计。自己点上一支,叼在嘴上。“今年的稻子颗粒满,水份少,少了131,我们不卖!”
“129,怎么样?”
       “不卖!”那几个老汉把头揺得似个拨浪鼓。
       如今,农村市场通了。几个老汉也学会生意人,捏着行情不松口。
土地,是他们的饭碗。每一粒稻谷,都是他们起早贪晚伺候大的。眼下,稻子收场了,能卖个好价钱,那是他们早盼夜盼的事。
       田野里,那台收割机倒像赶着场儿,在田中央吞穗吐谷。田头上,那些装满稻谷的稻包,堆积如山。宛若,为老汉们谈价增添筹码。
      路边,收粮人终于抬了价。“130,行了吧!”
       几个老汉停顿下来,眼神对着眼神,看似有些认可了。
      “131,少一根针也不卖!”
      一个与他们年岁相当的老汉,从稻田里走来。他边走边说,“就这个价!”。他是一名退伍老兵,村里人管他叫鲍爷,他说话,依然是军人风格。一句话出来,如同钉子钉在木板上。
      那几个老汉见他来了。顿时,也跟着说道,“131,我们就成交!”
      百斤稻谷,虽说与收粮人报价,只涨一块钱。这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可要多一叠票子。
      收粮人带着装满稻谷的粮车走了。那几个老汉却蹲在原地,粘着口水,一五一十,数着大票呢!
      他们脸上,却藏不住笑容。
      这就是当下的种田人。他们简单,知足。他们的孩子,在外面打工,去养活和培养他们的孩子。而他们这些人,却留在农村,伺候土地,种田、打粮、争钱,过日子。能耐稍大点的,就在村子里包些被搁荒的土地。因为,他们舍不得,也不忍心看到这些土地,变成一块块草场。
      老鲍,就是一个他懂土地、土地懂他的人。
       我和老鲍是当兵时认的老根。四十多年了,曾未改变。那年,我当兵,他当兵,我俩成了一个连队的战友。那年,我退伍,他退伍,我留在城里,他回到农村,我俩成了一对好兄弟。战友,兄弟!只有当过兵的人,才懂得它的含义。
      老鲍从部队回乡后,在几亩田地上,他挣扎过,他奋斗过,种过几年田,学过修理工,开过拖拉机。自从有了家后,孩子接二连三的来到身边,贫瘠的几亩田,嗷嗷待哺的几张嘴,带给生活的艰难与曲折,曾让这个七尺男儿痛苦过,流泪过,然而,几年兵营的磨练,给了他不低头不认输的血性,和走出困境的意志。两千年之初,目光独到的他,瞅准村里头被抛荒的土地,一家一家,一亩一亩,以不多的租金,把这些土地给拾落起来。几年后,他成了一个有40亩土地的种田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子。渐渐地,他开始殷实起来。
       如今,走上小康的他,依然保持着一个兵的本色。到了收割季,方圆十里地,他以低廉的工钱,开着自家的收割机,为庄稼人收割稻谷。日子长了,庄稼人相信他,收粮人相信他,不知不觉中,他们都从他那打听消息。常常的,刚打完包的稻谷,还未搬上田头,就被收粮人认购了。
       村子里,四方街邻的,都记得鲍爷的好。
       四十年,在岁月长河里,只是一瓢饮,而对于他来说,是大半个人生。那里,有他的影子,有他的故事。
      去浮山那日,当我见到老鲍时,他刚从田畈里回来,身上还粘满泥土和稻叶。我半开玩笑的说,“这么忙,还叫我们来啊!”他咧开嘴,诙谐的说道,“在城里,你能看到这田野风光?能感受得到这秋收的喜悦?”面前的老鲍,尽管两鬓露出斑白,脸上多出皱纹,可他的精气神还像个小伙子。说话间,他就把桌子椅子搬出门外,摆在门前塘边的一棵大树下。
       门前,十里稻田十里金。一群群白鹭从远方飞来,盘旋着,斜飞着,落在枝头上。水塘边,柿子红了,橘子黄了,爬上墙头的蔷薇花,红的灿烂。
       我们茗着绿茶,说着季节,聊着往事。当我说出连队老战友将在井冈山聚会时,他兴奋了。“我去!带老婆去,也让她看看外面的世界!”显然,富裕起来的老鲍,不再是简单的过日子,而是向往新的东西,过他想要的日子。
      太阳西去,我们离开了浮山。老鲍开着他的收割机,满载一路秋色,驶向远方。




作者简介:陈旭升,笔名清荷,男,枞阳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清和 发表于 2023-11-13 16:18:09

描写细腻,文字质朴含情,叙述清晰。“富裕起来的老鲍,不再是简单的过日子,而是向往新的东西,过他想要的日子。”{:victory:}赞!

清和 发表于 2023-11-13 16:18:24

感谢总版主分享,敬茶。

柳泉居 发表于 2023-11-14 10:37:56

赏读佳作!

吴国光 发表于 2023-11-14 10:53:55

农村丰收季节的气息浓郁,欣赏点赞!{:victory:}

言为心声 发表于 2023-11-14 15:36:12

清和 发表于 2023-11-13 16:18
描写细腻,文字质朴含情,叙述清晰。“富裕起来的老鲍,不再是简单的过日子,而是向往新的东西,过他想要的 ...

谢谢对友友的作品精彩点评{:handshake:}

言为心声 发表于 2023-11-14 15:36:56

柳泉居 发表于 2023-11-14 10:37
赏读佳作!

谢谢柳版主关注与欣赏{:victory:}

言为心声 发表于 2023-11-14 15:37:44

吴国光 发表于 2023-11-14 10:53
农村丰收季节的气息浓郁,欣赏点赞!

谢谢吴老师版主的精彩点评{:handshake:}

清和 发表于 2023-11-14 15:48:11

言为心声 发表于 2023-11-14 15:36
谢谢对友友的作品精彩点评

师兄有好文就拿来啊,大家学习。

黄土地 发表于 2023-11-15 14:40:56

【点评】支持精华。可以说此文是我近期在缘网阅读最经典的散文之一,应该能在相关纸媒上发表。与其说此文是一篇精美散文,还不如说是一篇纪实文学。如文章所说:老鲍,就是一个他懂土地、土地懂他的人。这样的文字自然符合当下主题需求。我之前写过一篇纪实散文《土地之光》,也获过县级文学赛事二等奖。因此,我想说的是,关于土地的主题,就是当下最创新的创作主题,也敬请缘友们也来写一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散文:流金的土地●作者:陈旭升